让幸福来敲门吧 忘记过去 坏记性是变得幸福的一大法宝。丽塔梅布朗 如果你总是不肯忘掉过去你就无法变得幸福快乐。你犯过错误吗?你有过很糟糕的经...
拆迁者的死亡之路
杀人者与被杀者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的命运从未有过交集,最终却在一桩普通的征地拆迁事件中,两败俱伤;整个过程中,双方都越过了正常途径,脱离了法治轨道,并以生命的代价收场
看到妻子顾盘珍被拆迁人员重重打倒在地,64岁的范木根抽出别在腰间的杀羊刀,回身便刺了出去。
这一幕發生在12月3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苏州市通安镇严山村范木根的家门外。最终两人身亡。
其中的一名死者名叫胡玉龙,年仅24岁,是拆迁公司新员工,父母都是下岗职工,中专毕业后,换过多个工作。如果不是这场意外,他明年就要结婚了。
范木根和胡玉龙,年龄相差40岁的两代人,他们因拆迁而相遇,并在面对面的那一刻起,便成了敌人。杀人后,范木根并没有逃跑,而是呆呆的站在原地,等待警察将他带走。最终,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其刑拘。
贫民区里的青年
46岁的王丽是大润發超市的收银员,12月3日早上9时,她换上工作服准时出现在了收银台上。她工作很努力,因为儿子胡玉龙明年就要结婚了,她希望多赚些钱,把儿子的婚事办得风光些。尽管她的工资每月只有两三千块。
王丽的家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一个老小区里,街道很窄,两车相错要花上三分钟,半空中电线纵横交错,商贩们沿街摆摊,空气中都是油炸食品和麻辣烫的味道。
小区是80年代建的,是苏州航运公司的退休职工楼,楼道逼仄,没有灯,伸手就可以触碰顶棚。
王丽家是一室一厅,面积40多平方米,是公公留下来的。公公从航运公司退休后,丈夫接了班。当时王丽本人也在航运公司做临时工。1989年9月,胡玉龙就出生在这里。
大约在2001年,航运公司倒闭,丈夫拿了些买断工龄的补偿,做了多年临时工的王丽则没有任何补偿被直接辞退。
一筹莫展的夫妻二人开始再就业。丈夫后来做了小区保安,王丽成了超市收银员,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张。胡玉龙初中毕业后没有读高中,而是上中专学习管理专业。
毕业后,胡玉龙的工作一直不稳定,连母亲王丽都记不清他做过多少种工作。胡玉龙最近一份工作是推销酒,但酒厂今年春天关了门,胡玉龙便又失业了。
邻居们都对胡玉龙印象不错,说他很懂礼貌,每次见面都会主动打招呼。小区门口杂货店的老板娘记得,胡玉龙每次来买烟,开口便叫“阿姨”,买完还说“谢谢”。胡玉龙抽的烟很便宜,一般是10块钱一盒的南京牌。
胡玉龙在两年前找了个女友,女方家境很好。胡玉龙因此有点着急,很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多挣些钱,不想被外人看不起。
为了胡玉龙的婚事,王丽和丈夫去申请了苏州市政府的廉价房,政府支付10万多,自己支付10万多。东拼西凑,王丽为儿子买了这套婚房,“结婚总得有个窝吧”,她说不能让儿子和自己挤在这处老房子里。
王丽还东托人西拉关系,帮儿子找了份公交车驾驶员的差事。不过,胡玉龙的一个小学同学拉他去拆迁公司,王丽和丈夫几次阻拦,但因为想和同学在一起工作,胡玉龙还是想去拆迁公司。3个月前,胡玉龙正式入职,月工资2000多元,公司领导还借给他一辆旧汽车,让他开着上下班。
父母深知拆迁会得罪人,叮嘱他拆迁时千万不要跟人起冲突。
最后的钉子户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0月,胡玉龙所在的苏州中诚拆迁公司,与苏州西郊的通安镇安置补偿办公室签订了委托协议,由他们开展拆迁工作。
上班地点离家远了,胡玉龙因此不常回家。据镇上居民介绍,中诚拆迁公司此次任务很“艰巨”——动员坚守了多年的钉子户,签订拆迁协议。范木根便是其中之一。
范木根家位于通安镇严山村7组。这是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灰白色调,木门宽大笨重,门前有一块菜地,种满了白菜;房后羊圈里有二十几只羊,饿得咩咩叫。
范家世代居住于此,现在的房子是范木根1996年翻盖的,花了两三万元,几乎是当时家里的全部积蓄。
房东有条马路,名叫潇湘路,路对面是座无名小庙,里面只有一座观音像。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便有人到庙里烧香求福,范木根的妻子顾盘珍也从不落下。
2003年3月8日,苏州市虎丘区政府在村中發布了一张公告,宣布将对包括严山村在内的十多个行政村开始动迂,为苏州高新技术开發区的建设铺平基础,“逾期不执行者,将予以强制拆除。”
同年10月24日,政府再次發文,要求正在动迁的十多个村庄的所有耕地,秋收后不许再种植,已有苗木必须迁移。所涉及上地共有9905亩。
范木根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大儿子范永海在通安镇上开了一家快餐店,二儿子入赘去了别人家。由于是入赘,动迁办不给其安置房,但范木根认为,小儿子户口还在范家,有权利得到安置房,这也是他一直拒绝签字的理由。
10年过去,范木根成为了严山村最后的钉子户。范家有3市多地,都被征走了,范木根就在门前种点蔬菜,顾盘珍隔三差五摘些拿到镇上卖。范木根在屋后建了羊圈,养了近100只羊。高新区开發步伐缓慢,被征走的土地都荒了,反而成了范木根放羊的好场所。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到镇上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
邻居的房子陆续拆掉,范木根和顾盘珍生活日益冷清。每到烧香的日子,才有老乡到范木根家坐一坐,喝上杯水,叙叙旧。
整个通安镇,自2003年实施拆迁以来,共涉及3736户,截至今年12月3日,已经拆除3698户,占总户数98.98%。
恐惧与防备
胡玉龙所在公司的5名拆迁人员,第一次到范木根家是在2013年10月末。
他们先是请范木根去动迂办谈判。动迁办当天与范木根谈的价格是75万元,范木根当场没有同意,不过回到家后,经家人劝说,他基本同意了这个条件,并准备第二天去签字。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熟睡中的范木根夫妇被破碎的玻璃卢惊醒,他们看到有人影从窗前跑过——玻璃是被人砸碎的。 但是,范木根第二天依然去签协议了。不过,大儿子范永海说,父亲發现拆迁协议的补偿款又变成了71万元,很生气,没签字就离开了。
鉴于前一夜發生的事情,范木根认为住在家里已经不安全,便让妻子去大儿子家里住,自己则去了北京。临行前,他把家里的大部分羊卖了,只剩二十多只,顾盘珍白天回去照看。
11月初的一天,顾盘珍回家喂羊,被拆迁人员堵在了家中。顾盘珍回忆,那些人没收了她的手机,吃了家里的山芋和鸡蛋,不让她出门,把家里的杀羊刀、菜刀、钉耙等农具都扔到了门前井里。顾盘珍知道这些人是来逼他们签字的,但她表示,丈夫不在家,她做不了主。直到当天下午6点,拆迁人员才让她回到了大儿子家。
不久,范家的羊莫名其妙少了两只,玻璃再次被砸,电线也被破坏。
这不是范木根一家的经历,附近村里的钉子户也都反映了类似事件。珠庄村的钉子户、63岁的顾纪福说,他是在被“软禁”多日后,去动迁办签了字,时间就在11月中旬;平王村的曹天水一家也曾被拆迁人员困住,不许走动,在家中搞破坏,“还把我家的鸡烤着吃了”。曹天水最后终于同意签字。
范木根在北京躲了将近一个月,于11月25日回到了严山村。
他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提交了一份《依法持枪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所居住的地方已成为故意破坏百姓房屋,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犯罪的重灾区……我渴望依法拥有枪支,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我保证不伤害无辜”。
顾盘珍说,范木根把申请书分别寄往三处,她不知道具体寄往哪里,但她确信几天后范木根收到了回执:依法持枪申请未被允许。
老木根
范木根今年64岁,身高1米72,肤色黝黑,颧骨凸起,瘦长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头發白了大半,身形有些单薄。
出了拆迁这件事,范木根加入了苏州拆迁访民队伍,还得了个“老木根”的名号。一是因为他年龄大,二是因为他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
10年来,范木根去了十几次北京,每次一般十多天,但从没有回音。
范木根小学文化,出身贫寒,年轻时和哥哥都当了兵。哥哥去新疆,他去了内蒙古。4年后,范木根复员回到家乡,正好赶上“文革”。当时外面有一些关于哥哥的传言,称其生活不检点,哥哥不堪受辱,吊颈而亡。范木根成了家里顶梁柱。
利用在部队学的知识,范木根当了村干部,后来又调到镇里矿上,成为工人。1981年二儿子出生后,属于超生,他因此丢了工作,重新回村务农。
范木根保留着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倔强。他每天必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發生的大事;家中墙上一直挂着一张毛主席年轻时的照片,上面写着:“最高指示,要进一步节约闹革命。”儿子说这张像有几十年了,他几次要扔掉,父亲都不肯;村民们也说,范木根遇事爱讲句公道话,尤其在拆迁的事情上,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拆迁办的人。
“他是当过兵的,不主动欺负别人,但也不让人欺负。”一位村民这么形容范木根的性格。
不过顾盘珍说,老夫妻俩其实一直很害怕,写遗书或申请持枪许可,不过是范木根给自己壮胆,因为他们在外躲避期间,有人来砸玻璃,其中一块玻璃正好落在丈夫的枕头上,如果在家,可能命都没了。
以死亡的代价
从北京回苏州后,范木根也没敢回家住。12月1日,二儿子让他回家杀羊,原来的杀羊刀被扔到井里了,范木根便又买了一把长20厘米的木柄尖刀。
12月3日,范木根要去吃亲戚家孩子的满月酒,便决定12月2日晚上回家住一晚,洗个澡,换身衣服。
12月3日上午10时许,范木根正在洗澡,曾来过他家的5名拆迁人员又来了。顾盘珍赶紧用桌子和木棍顶住门,拆迁人员不停在门外踹门,并喊:“终于把你们堵住了!”
此时,范木根洗完澡,朝门外喊话:“你们做不了主,不要逼我,你要这样逼得我没有办法,我可拿刀了。”
范木根随后报了警,并打电话通知儿子范永海,希望儿子能把他接走。
11时左右,范永海连同几名亲属赶到,5名拆迁人员走过来与他攀谈,范永海说谈不拢没必要谈。此时,四名辅警也赶到现场。
范木根见儿子带了人,就把杀羊刀别在腰间,想开门离开。门一开,就有四名拆迁人员冲上来架住了他,并想把他拽走。辅警上前劝说,但拆迁人员并未放手,双方一直拉拉扯扯但没有肢体冲突。
这时,一辆面包车突然疾驰而来,从车上下来3人,手持伸缩棍,下车后便开始殴打。范永海左眼角受伤,范木根头部中棍。为了保护丈夫,顾盘珍看到伸缩棍朝丈夫袭来,下意识地伸出胳膊去挡,被直接打倒在地,后经诊断其右手肱骨骨折。
看着妻子和儿子被打倒,范木根抽出了藏在腰间的尖刀,回身便刺了出去。
据虎丘警方通报:40岁的柳明带领胡玉龙等人持伸缩棍到现场,双方發生扭打。其间,柳明等使用伸缩棍对范木根及其妻子、儿子等实施殴打。同时,范木根掏出尖刀刺中胡玉龙胸口,又追上柳明连刺两刀。胡玉龙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柳明经抢救无效死亡。
大约中午12点,正值休息时间,王丽刚刚回到更衣室,便接到了丈夫的电话。“儿子出事了。”丈夫说。王丽最初还以为是出了车祸。
胡玉龙的遗体被运至殡仪馆三天后,王丽和丈夫才得以见到。她的世界崩溃了,整天以泪洗面,哭肿了眼,哭哑了嗓子。她给儿子在家中和殡仪馆各设了灵堂,很多朋友来吊唁,也有不少花圈。
王丽始终不相信儿子会出手打人。她说,玉龙是最后去的,是“替死鬼”。胡玉龙不久前还向她承诺,干到年底就不干了,换一份安稳的工作。
案發后,虎丘区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沈锦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双方签订协议明确约定,拆迁公司工作人员应遵纪守法、文明和谐地开展工作,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存在违法违纪、侵害他人人身及财产的行为,应由拆迁公司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2月9日,王丽挣扎着去了派出所,为她刚满24岁的独生子办理户籍注销手续。身份证上的胡玉龙,四方脸,面容清秀,带有孩子般的稚气。
范木根的房屋依然孤零零地立在田野上。它成了一个景点,每天都有四邻八方的人来围观。警方从井里捞出了菜刀,其他物件还在打捞。
屋内墙上的日历停留在了12月3日,在日期的绿色大字下方,用小字写着:十一月小,初一日;宜:宴饮、协议、买田、买地,忌:求医、诉讼。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看到妻子顾盘珍被拆迁人员重重打倒在地,64岁的范木根抽出别在腰间的杀羊刀,回身便刺了出去。
这一幕發生在12月3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苏州市通安镇严山村范木根的家门外。最终两人身亡。
其中的一名死者名叫胡玉龙,年仅24岁,是拆迁公司新员工,父母都是下岗职工,中专毕业后,换过多个工作。如果不是这场意外,他明年就要结婚了。
范木根和胡玉龙,年龄相差40岁的两代人,他们因拆迁而相遇,并在面对面的那一刻起,便成了敌人。杀人后,范木根并没有逃跑,而是呆呆的站在原地,等待警察将他带走。最终,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其刑拘。
贫民区里的青年
46岁的王丽是大润發超市的收银员,12月3日早上9时,她换上工作服准时出现在了收银台上。她工作很努力,因为儿子胡玉龙明年就要结婚了,她希望多赚些钱,把儿子的婚事办得风光些。尽管她的工资每月只有两三千块。
王丽的家位于苏州市古城区一个老小区里,街道很窄,两车相错要花上三分钟,半空中电线纵横交错,商贩们沿街摆摊,空气中都是油炸食品和麻辣烫的味道。
小区是80年代建的,是苏州航运公司的退休职工楼,楼道逼仄,没有灯,伸手就可以触碰顶棚。
王丽家是一室一厅,面积40多平方米,是公公留下来的。公公从航运公司退休后,丈夫接了班。当时王丽本人也在航运公司做临时工。1989年9月,胡玉龙就出生在这里。
大约在2001年,航运公司倒闭,丈夫拿了些买断工龄的补偿,做了多年临时工的王丽则没有任何补偿被直接辞退。
一筹莫展的夫妻二人开始再就业。丈夫后来做了小区保安,王丽成了超市收银员,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张。胡玉龙初中毕业后没有读高中,而是上中专学习管理专业。
毕业后,胡玉龙的工作一直不稳定,连母亲王丽都记不清他做过多少种工作。胡玉龙最近一份工作是推销酒,但酒厂今年春天关了门,胡玉龙便又失业了。
邻居们都对胡玉龙印象不错,说他很懂礼貌,每次见面都会主动打招呼。小区门口杂货店的老板娘记得,胡玉龙每次来买烟,开口便叫“阿姨”,买完还说“谢谢”。胡玉龙抽的烟很便宜,一般是10块钱一盒的南京牌。
胡玉龙在两年前找了个女友,女方家境很好。胡玉龙因此有点着急,很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多挣些钱,不想被外人看不起。
为了胡玉龙的婚事,王丽和丈夫去申请了苏州市政府的廉价房,政府支付10万多,自己支付10万多。东拼西凑,王丽为儿子买了这套婚房,“结婚总得有个窝吧”,她说不能让儿子和自己挤在这处老房子里。
王丽还东托人西拉关系,帮儿子找了份公交车驾驶员的差事。不过,胡玉龙的一个小学同学拉他去拆迁公司,王丽和丈夫几次阻拦,但因为想和同学在一起工作,胡玉龙还是想去拆迁公司。3个月前,胡玉龙正式入职,月工资2000多元,公司领导还借给他一辆旧汽车,让他开着上下班。
父母深知拆迁会得罪人,叮嘱他拆迁时千万不要跟人起冲突。
最后的钉子户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0月,胡玉龙所在的苏州中诚拆迁公司,与苏州西郊的通安镇安置补偿办公室签订了委托协议,由他们开展拆迁工作。
上班地点离家远了,胡玉龙因此不常回家。据镇上居民介绍,中诚拆迁公司此次任务很“艰巨”——动员坚守了多年的钉子户,签订拆迁协议。范木根便是其中之一。
范木根家位于通安镇严山村7组。这是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灰白色调,木门宽大笨重,门前有一块菜地,种满了白菜;房后羊圈里有二十几只羊,饿得咩咩叫。
范家世代居住于此,现在的房子是范木根1996年翻盖的,花了两三万元,几乎是当时家里的全部积蓄。
房东有条马路,名叫潇湘路,路对面是座无名小庙,里面只有一座观音像。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便有人到庙里烧香求福,范木根的妻子顾盘珍也从不落下。
2003年3月8日,苏州市虎丘区政府在村中發布了一张公告,宣布将对包括严山村在内的十多个行政村开始动迂,为苏州高新技术开發区的建设铺平基础,“逾期不执行者,将予以强制拆除。”
同年10月24日,政府再次發文,要求正在动迁的十多个村庄的所有耕地,秋收后不许再种植,已有苗木必须迁移。所涉及上地共有9905亩。
范木根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大儿子范永海在通安镇上开了一家快餐店,二儿子入赘去了别人家。由于是入赘,动迁办不给其安置房,但范木根认为,小儿子户口还在范家,有权利得到安置房,这也是他一直拒绝签字的理由。
10年过去,范木根成为了严山村最后的钉子户。范家有3市多地,都被征走了,范木根就在门前种点蔬菜,顾盘珍隔三差五摘些拿到镇上卖。范木根在屋后建了羊圈,养了近100只羊。高新区开發步伐缓慢,被征走的土地都荒了,反而成了范木根放羊的好场所。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到镇上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
邻居的房子陆续拆掉,范木根和顾盘珍生活日益冷清。每到烧香的日子,才有老乡到范木根家坐一坐,喝上杯水,叙叙旧。
整个通安镇,自2003年实施拆迁以来,共涉及3736户,截至今年12月3日,已经拆除3698户,占总户数98.98%。
恐惧与防备
胡玉龙所在公司的5名拆迁人员,第一次到范木根家是在2013年10月末。
他们先是请范木根去动迂办谈判。动迁办当天与范木根谈的价格是75万元,范木根当场没有同意,不过回到家后,经家人劝说,他基本同意了这个条件,并准备第二天去签字。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熟睡中的范木根夫妇被破碎的玻璃卢惊醒,他们看到有人影从窗前跑过——玻璃是被人砸碎的。 但是,范木根第二天依然去签协议了。不过,大儿子范永海说,父亲發现拆迁协议的补偿款又变成了71万元,很生气,没签字就离开了。
鉴于前一夜發生的事情,范木根认为住在家里已经不安全,便让妻子去大儿子家里住,自己则去了北京。临行前,他把家里的大部分羊卖了,只剩二十多只,顾盘珍白天回去照看。
11月初的一天,顾盘珍回家喂羊,被拆迁人员堵在了家中。顾盘珍回忆,那些人没收了她的手机,吃了家里的山芋和鸡蛋,不让她出门,把家里的杀羊刀、菜刀、钉耙等农具都扔到了门前井里。顾盘珍知道这些人是来逼他们签字的,但她表示,丈夫不在家,她做不了主。直到当天下午6点,拆迁人员才让她回到了大儿子家。
不久,范家的羊莫名其妙少了两只,玻璃再次被砸,电线也被破坏。
这不是范木根一家的经历,附近村里的钉子户也都反映了类似事件。珠庄村的钉子户、63岁的顾纪福说,他是在被“软禁”多日后,去动迁办签了字,时间就在11月中旬;平王村的曹天水一家也曾被拆迁人员困住,不许走动,在家中搞破坏,“还把我家的鸡烤着吃了”。曹天水最后终于同意签字。
范木根在北京躲了将近一个月,于11月25日回到了严山村。
他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提交了一份《依法持枪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所居住的地方已成为故意破坏百姓房屋,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犯罪的重灾区……我渴望依法拥有枪支,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我保证不伤害无辜”。
顾盘珍说,范木根把申请书分别寄往三处,她不知道具体寄往哪里,但她确信几天后范木根收到了回执:依法持枪申请未被允许。
老木根
范木根今年64岁,身高1米72,肤色黝黑,颧骨凸起,瘦长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头發白了大半,身形有些单薄。
出了拆迁这件事,范木根加入了苏州拆迁访民队伍,还得了个“老木根”的名号。一是因为他年龄大,二是因为他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
10年来,范木根去了十几次北京,每次一般十多天,但从没有回音。
范木根小学文化,出身贫寒,年轻时和哥哥都当了兵。哥哥去新疆,他去了内蒙古。4年后,范木根复员回到家乡,正好赶上“文革”。当时外面有一些关于哥哥的传言,称其生活不检点,哥哥不堪受辱,吊颈而亡。范木根成了家里顶梁柱。
利用在部队学的知识,范木根当了村干部,后来又调到镇里矿上,成为工人。1981年二儿子出生后,属于超生,他因此丢了工作,重新回村务农。
范木根保留着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倔强。他每天必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發生的大事;家中墙上一直挂着一张毛主席年轻时的照片,上面写着:“最高指示,要进一步节约闹革命。”儿子说这张像有几十年了,他几次要扔掉,父亲都不肯;村民们也说,范木根遇事爱讲句公道话,尤其在拆迁的事情上,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拆迁办的人。
“他是当过兵的,不主动欺负别人,但也不让人欺负。”一位村民这么形容范木根的性格。
不过顾盘珍说,老夫妻俩其实一直很害怕,写遗书或申请持枪许可,不过是范木根给自己壮胆,因为他们在外躲避期间,有人来砸玻璃,其中一块玻璃正好落在丈夫的枕头上,如果在家,可能命都没了。
以死亡的代价
从北京回苏州后,范木根也没敢回家住。12月1日,二儿子让他回家杀羊,原来的杀羊刀被扔到井里了,范木根便又买了一把长20厘米的木柄尖刀。
12月3日,范木根要去吃亲戚家孩子的满月酒,便决定12月2日晚上回家住一晚,洗个澡,换身衣服。
12月3日上午10时许,范木根正在洗澡,曾来过他家的5名拆迁人员又来了。顾盘珍赶紧用桌子和木棍顶住门,拆迁人员不停在门外踹门,并喊:“终于把你们堵住了!”
此时,范木根洗完澡,朝门外喊话:“你们做不了主,不要逼我,你要这样逼得我没有办法,我可拿刀了。”
范木根随后报了警,并打电话通知儿子范永海,希望儿子能把他接走。
11时左右,范永海连同几名亲属赶到,5名拆迁人员走过来与他攀谈,范永海说谈不拢没必要谈。此时,四名辅警也赶到现场。
范木根见儿子带了人,就把杀羊刀别在腰间,想开门离开。门一开,就有四名拆迁人员冲上来架住了他,并想把他拽走。辅警上前劝说,但拆迁人员并未放手,双方一直拉拉扯扯但没有肢体冲突。
这时,一辆面包车突然疾驰而来,从车上下来3人,手持伸缩棍,下车后便开始殴打。范永海左眼角受伤,范木根头部中棍。为了保护丈夫,顾盘珍看到伸缩棍朝丈夫袭来,下意识地伸出胳膊去挡,被直接打倒在地,后经诊断其右手肱骨骨折。
看着妻子和儿子被打倒,范木根抽出了藏在腰间的尖刀,回身便刺了出去。
据虎丘警方通报:40岁的柳明带领胡玉龙等人持伸缩棍到现场,双方發生扭打。其间,柳明等使用伸缩棍对范木根及其妻子、儿子等实施殴打。同时,范木根掏出尖刀刺中胡玉龙胸口,又追上柳明连刺两刀。胡玉龙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死亡,柳明经抢救无效死亡。
大约中午12点,正值休息时间,王丽刚刚回到更衣室,便接到了丈夫的电话。“儿子出事了。”丈夫说。王丽最初还以为是出了车祸。
胡玉龙的遗体被运至殡仪馆三天后,王丽和丈夫才得以见到。她的世界崩溃了,整天以泪洗面,哭肿了眼,哭哑了嗓子。她给儿子在家中和殡仪馆各设了灵堂,很多朋友来吊唁,也有不少花圈。
王丽始终不相信儿子会出手打人。她说,玉龙是最后去的,是“替死鬼”。胡玉龙不久前还向她承诺,干到年底就不干了,换一份安稳的工作。
案發后,虎丘区拆迁管理办公室主任沈锦龙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双方签订协议明确约定,拆迁公司工作人员应遵纪守法、文明和谐地开展工作,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存在违法违纪、侵害他人人身及财产的行为,应由拆迁公司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2月9日,王丽挣扎着去了派出所,为她刚满24岁的独生子办理户籍注销手续。身份证上的胡玉龙,四方脸,面容清秀,带有孩子般的稚气。
范木根的房屋依然孤零零地立在田野上。它成了一个景点,每天都有四邻八方的人来围观。警方从井里捞出了菜刀,其他物件还在打捞。
屋内墙上的日历停留在了12月3日,在日期的绿色大字下方,用小字写着:十一月小,初一日;宜:宴饮、协议、买田、买地,忌:求医、诉讼。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宽容一点,生活会更加美好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体会不到宽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宽容是一种资源。我们在宽容...
幸福就是那么简单
幸福是什么? 简单就是幸福。 听一首优美的音乐,唱一首喜欢的歌曲。家里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和家人聊聊天。或者什么都不想,放下工作的繁忙,到...
你为何感动
这几年,中央电视台有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虽说不论背景、身份、知名度,但十大人物总是煜煜生辉,做出了意义非凡的大事情。 当然,一个人令人感动...
幸福在于心态,快乐在于充实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
热搜
当代寝室名
清纯女大学生
京城八大美人
富婆交流会
淡黄的长群
不醒人室
六位帝皇玩
乱室佳人
未来富婆群
读者言论2020年第1期
自救式消费
求人家拍照腿短
没有骗不到的人
独处时迷人
交际时乏味
304分辨性别法
体外器官
韩式半永久的微笑
微信里007
发际线稳住了吗
年终奖稳住了吗
73855定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读者言论2020年第4期
熬最晚的夜泡
最贵的枸杞
给眼睛喝的凉水
被动畅聊型人格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你是我的单曲循环
苟且红利
读者言论2020年第5期
猛兽是单独的
牛羊则结队
情死于无趣
爱生于无惧
东方爱幻想
西方很现实
最先知道春天来临
读者言论2020年第6期
脱贫脱单不脱发
无情无疫
大疫灭亲
疫情别恋
小心疫疫
见利忘疫
洗头化妆美颜直播
读者言论2019年第20
读者言论2020年第7期
真肥假宅
洗头式社交
云监工云守望
盐于律己
甜以待人
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不结婚没价值了吗
古人用典
今人玩梗
储薪积虑
薪如止水
薪平气和
薪尽自然凉
日常三大错觉
间歇性崩溃
送命式熬夜
做梦式想暴富
习惯性治愈
婚后复穷
差旅高手
旅行奇遇
旅行高手
带茶具旅游
人生样本太少
清醒思考的策略
被嫌弃的父母
父母一生的命运
苏东坡南渡北归
故宫寻找苏东坡
苏轼命运
惊艳的人名